打油茶是广西侗族、瑶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饮食,意为放茶、做茶、食茶,其主要原料是“阴米”。阴米都预先备制的,制法是将糯米拌油或粗糠后蒸熟、阴干,再用碓臼春成扁状,去掉粗糠。打油茶时先将阴米拌河沙炒或油炸成米花备用。接着把配料花生、黄豆、芝麻等炒熟。配料没有定规,不同的民族有所差异,时鲜瓜菜、猪肝、虾米都可以放,还可以放些葱花、姜丝等味料。原料准备就绪后就煮茶水。放一把米在锅里炒到焦黄,再添上本地土制的上好茶叶炒拌几下加水煮沸,滤出渣子。把茶水倒进盛着米花等原料的碗里便是油茶。春节期间的油茶还要加两块手指宽的油煎糍粑。桂北地区喜欢在油茶中放入红薯。
油茶可称为侗族的第二主食。过去,人们不仅早餐吃油茶,每顿饭前都要吃油茶。油茶是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。特别是妇女往来,常聚于一起打油茶。吃油茶只兴用一只筷子。客人吃了油茶不还筷子,表示还要再吃;还了筷子,则表示多谢主人,不用再添了。
本教程由国内资深名厨亲自参与编制。细讲解了《打油茶》使用原料、制作步骤、技术诀窍以及品质标准